書名:不打不罵教孩子
傑利‧威考夫博士、芭芭拉‧厄尼爾 著
廖美卿 譯

這本書我在小羽一歲多時就買了,也看過一次,當時應用書上的方法,培養孩子睡前儀式讓孩子不抗拒睡覺,運用母女情緒緩和後的中立時間做順勢教導,和暫停時間的處罰方式。等等之類的事情,都有效果,但是不知不覺中我在開始上班後,就忘記要熟練這些技巧,我只記得書上的精神,就是不打不罵。事實上不罵也開始做不到了,我不是罵了小孩然後產生罪惡感,就是忍住不罵她但是也只能呈現呆滯狀態,想不出方法來。心裡一直問自己:『該怎辨?』

昨天看完『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』這本書後,就把『不打不罵教孩子』這本書拿出來替換,重新溫習一次書上內容。

結果,我在看前言時就知道自己問題所在了,踫巧的是,關鍵的一句話竟然跟前一本書非常類似,我也終於明白,無論你在什麼身份、什麼角色裡,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時,最根本的條件就是自覺。因為所有外在的行為和事物,都是由人心所外化出來的,想要做什麼事、想要達成什麼結果,都和你是什麼種人、抱持什麼心態有關。想要指引小孩變成什麼樣的人,自己就先要變成什麼樣的人,因為孩子是一種傳承,他們會複製父母的人生。

我做了一點書摘,這本書前言部份有十幾頁,然後接下來是30個孩子問題的實例,每個實例中都有預防問題的方法、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錯誤的教養方法。光看前言就覺得很棒了:

●如何可以做到不打不罵教孩子?『那是來自於你的覺知與願意改變自己的決心,還有,願意永不放棄的去學習當一個能自我控制,作自己主人的父母。』

●在不斷嘗試調整的過程中,您自我反省調整的部份越多,也才可能看到自己能協助孩子改變行為的契機

●現在的時代,已不再是我們過去的童年歲月,孩子在一個開放自主,資訊多元的社會中成長。要教育現在的孩子,得用新方法才行的通。只有勇於學習新方法教育孩子,樂在成長的父母,才能和新世代的孩子和諧共處,快樂生活。

●父母就像孩子的教師,要能以身作則,把自己覺得十分重要的價值觀,身體力行、口傳身授地來教導下一代,才能讓孩子繼往開來。

●以孩子的立場而言,他們不將發怒視為問題,只是單純地不能滿足,又尚未摸索出更適切或更能自我掌控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反應。

●您不要直接讚美孩子,要讚美他的行為。舉例來說,稱讚孩子『安靜坐這裡很好』而不要說『你好乖,會安靜坐在這裡。』,父母應該將焦點放在孩子的行為,因為那才是你想要掌握的。

●避免和孩子作權力的衝突。當你要孩子更快上床睡覺時,可以技巧的使用鬧鐘,這會幫助你減少親子間的衝突。因為你已將權威由自己轉到一個中立的象徵物品上。

●讓孩子的不良行為走入歷史,千萬不要不斷翻舊帳。若孩子犯錯而又不斷提醒他,將會導致怨恨,增加他重覆不良行為的機會。

●打罵會讓孩子產生錯誤連結。如果,唯有在打罵時,父母才會注意到小孩。那麼,孩子的錯誤行為可能只是想要搏取父母的負向關注。

扛罵只是使孩子將不良行為隱藏起來,不在父母面前發生,但並不表示他的行為已經改善了

在柯爾保的道德發展論指出,道德的最低層級是『遵守規則以避免遭受處分』,而最高的境界則是『遵守規則,只因為它們是正確有益的。』當我們因孩子的不良行為,不斷責打他們時,同時卻也引導孩子停滯在道德發展的最低層級。

●孩子天生具有極敏稅的觀察力,您能用自然的態度,自信的與孩子溝通時,孩子才更能接受您新的育子之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莫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